導讀:Waymo、優(yōu)步和特斯拉,以及老牌整車廠通用和福特等都在爭先恐后地搶占全球第一家提供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因為,這是一塊幾乎近在眼前的金礦。
圖片來自“123rf.com.cn”
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史是一部技術變革史,汽車本身集結了工業(yè)技術發(fā)展的精粹,對解放駕駛員雙手、降低成本的追求促成了汽車企業(yè)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發(fā)力,從L1到L5,人們對自動駕駛的探索從未停止過,如今技術飛速發(fā)展,自動駕駛技術越來越近,在可見的未來市場上,一場關于自動駕駛的競爭悄然上演。
Waymo打造首個L4級自動駕駛汽車工廠,特斯拉發(fā)布“最強芯片”,Uber旗下ATG 部門再獲軟銀豐田10億美元新投資。自動駕駛出租車市場究竟誰會拔得頭籌,搶先占據(jù)市場份額?
在一月份對外宣布將在密歇根州東南部建設全球首個L4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工廠后,谷歌旗下的Waymo公司日前終于確定,將一家位于底特律的舊車軸工廠進行改造,正式啟動L4自動駕駛汽車的生產準備工作。
Waymo首席執(zhí)行官約翰·克拉夫契克(John Krafcik)宣稱該公司將重新利用汽車城的現(xiàn)有設施,目標是在2019年中期投入運營。
據(jù)媒體報道,Waymo將與American Axle&Manufacturing合作,重新利用現(xiàn)有生產設施,將底特律的勞動力帶回到汽車行業(yè),該計劃還得到了密歇根戰(zhàn)略基金800萬美元的撥款??死蚱蹩搜a充說,該工廠的位置將使Waymo能夠在工程、運營和自動駕駛出租汽車調度方面都受益于密歇根強大的人才儲備。
早在去年12月,Waymo就推出了一款名為Waymo One的付費乘車服務,該項目使用旗下自動駕駛汽車,運行方式與Lyft或Uber服務非常相似,但大多數(shù)時候仍然需要安全駕駛員坐在車內。
Waymo、優(yōu)步和特斯拉,以及老牌整車廠通用和福特等都在爭先恐后地搶占全球第一家提供自動駕駛汽車的公司。因為,這是一塊幾乎近在眼前的金礦。
根據(jù)一份來自投資銀行瑞銀(UBS)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總收入將達2.8萬億美元,Waymo將成為其中的領頭羊,占有60%的市場份額。摩根士丹利在去年底將Waymo的估值提高到了1750億美元,并預計其中800億美元的估值歸功于該公司的網約車服務營收。
如果認為2030年過于虛無縹緲,那么看一下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測,有投行機構最近預測,Waymo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營收有望在2020年達到10億美元的營收規(guī)模,到2025年之前達到100億美元。
這樣就難怪Waymo、Uber、蘋果等無人駕駛系統(tǒng)提供商,與通用、福特和特斯拉等整車廠開始鳴槍起跑,尤其是最近一周,各方紛紛放出大招,直接劍指自動駕駛出租車市場,雖然最終的產品形態(tài)并不相同,但目標都很清晰,盡快布局卡位拔得頭籌。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4月22日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0年推出一項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他的講話是針對去年12月,Waymo以鳳凰城為試點開展的自動駕駛出租車項目,特斯拉計劃從中搶走一些生意。
在當天的發(fā)布會上,馬斯克正式發(fā)布了號稱“世界上最好的芯片”, 他除了對激光雷達表示不屑以外,還強調任何依賴激光雷達的公司都將失敗,馬斯克同時宣布在2020年將推出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Robotaxi”。這項服務和Waymo One以及其他無自動駕駛汽車廠家的思路相近。
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經在大約一個月前將Model S和Model X電動汽車的英偉達芯片換成了公司自行定制研發(fā)的硬件系統(tǒng)Hardware 3.0。此前NVIDIA一直聚焦于GPU加速運算能力,但特斯拉認為,NVIDIA的產品在處理和運行Tesla自主研發(fā)的車載計算機系統(tǒng)上,負載能力可能還不夠。馬斯克和他的團隊表示,特斯拉新型自主車載計算機系統(tǒng)將由CPU(中央處理單元)和GPU(圖形處理單元)芯片提供計算力,這些芯片將與8個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傳感器配合使用,芯片上的神經網絡可以高效處理所有攝像頭產生的圖像數(shù)據(jù),以實現(xiàn)完全自主駕駛。
對于特斯拉的“貶低”,英偉達迅速發(fā)表聲明指出,特斯拉的比較方法有誤。NVIDIA表示,特斯拉用其144 TOPS的全自動駕駛電腦芯片與英偉達21 TOPS的Drive Xavier芯片相比較是不準確的,準確的對比應該是特斯拉的自動駕駛芯片與其AGX Pegasus進行比較。后者的數(shù)據(jù)處理速度可以達到320 TOPS,這個數(shù)據(jù)遠遠高于特斯拉。
NVIDIA認為特斯拉發(fā)展自動駕駛汽車的方向是正確的。但它同樣確信自己將如同催化劑一般,是唯一能夠幫助所有汽車制造企業(yè)打造自動駕駛系統(tǒng)的芯片制造商。
對此,法維翰咨詢公司(Navigant Consulting) 總結道,如果沒有激光雷達,特斯拉汽車可能無法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駕駛,因為他們沒有相應技術來保持“相機和傳感器在惡劣天氣或塵土飛揚的環(huán)境中”正常使用。只有當汽車能夠自行駕駛且不受天氣和地形的影響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駕駛。更重要的是,即使系統(tǒng)與互聯(lián)網斷開連接,也能保持自己的正常運作。
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唯一的方法是使配置在車內的AI計算機實現(xiàn)自動化,這將極大地增加機載系統(tǒng)的工作量,而特斯拉則表示,目前NVIDIA的芯片雖然很不錯,但不足以處理這種工作負載。所以特斯拉想要從頭開始構建它們,就像美國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凱(Alan Kay)曾經說過的那樣,“真正認真寫軟件的人應該自己制作硬件”?!?/p>
最多一年后,由“世界上最好的芯片”裝備的自動駕駛出租車即將登場,不知道屆時特斯拉如何安撫各路媒體對“自燃”問題的擔憂。
幾乎在同一天,美國當?shù)貢r間4月21日,共享出行行業(yè)巨頭Uber 宣布旗下 ATG 部門拿到了 10 億美元的新投資,投資方中軟銀愿景基金注資3.33億美元,而豐田及日本電裝(Denso)公司出資6.67億美元。豐田車聯(lián)部門總裁友山茂樹(Shigeki Tomoyama)表示:“將 ATG 的自動駕駛技術、Uber 的打車服務網絡與豐田的控制系統(tǒng)、量產能力以及安全支持系統(tǒng)相結合,能保證低成本自動駕駛車輛與打車服務盡快實現(xiàn)商業(yè)化落地?!?/strong>
早在2018年8月,豐田就已經對Uber投資了5億美元,如今隨著進一步的投資,在迄今所取得的自動駕駛研發(fā)基礎上,更加深了兩家公司在設計和開發(fā)自動駕駛汽車硬件方面的合作。這筆投資使得Uber自動駕駛汽車部門ATG的估值達到了72.5億美元,各方將為此創(chuàng)建一個擁有自主董事會機構的新實體。另外,豐田表示在未來三年里,還將提供高達3億美元的額外捐助。
對于參與的各方而言,自動駕駛汽車在共享出行領域的應用,是近期的重中之重。Uber遍布全球的網約車平臺具有海量用戶優(yōu)勢,豐田和 Uber 合作可以增加潛在客戶量。而且自動駕駛汽車租車服務,也是Uber未來發(fā)展的主要領域,良好的合作關系有可能為以后Uber在其選購整車廠的合作對象時打下堅實基礎。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和無人駕駛技術的日趨完善,作為全球汽車行業(yè)巨頭的豐田也不甘落后,幾年前就開始在自動駕駛領域布局。今年2月份,日本首次使用5G網絡在公共道路上遠程控制無人駕駛汽車,而參與公共道路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正是豐田汽車公司旗下的Estima。而在日本市場之外,與Uber達成的深度合作關系,也會為豐田在全球推動自動駕駛汽車提供便利。
豐田執(zhí)行副總裁副總裁友山茂樹(Shigeki Tomoyama)表示,“豐田將會利用優(yōu)步ATG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和服務網絡的優(yōu)勢以及豐田集團的車輛控制技術,批量生產能力先進的安全支持系統(tǒng),這將使我們能夠將更安全、更低成本的提供自動駕駛汽車服務?!?/p>
據(jù)外媒報道,Uber與通用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子公司Cruise,已經將他們研發(fā)的無人駕駛可視化軟件開源。Cruise后來者居上,不僅一度被視作這一領域的佼佼者,更是公開募資最多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
2018年,通用汽車宣布Cruise接受了來自本田汽車和日本軟銀愿景基金總計50億美元的投資,本周Cruise剛剛表示將在接下來的9個月內新招1000多名員工,用以加速在今年年底推出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進程。Cruise發(fā)言人表示“我們計劃到今年年底之前將公司員工數(shù)量擴大一倍?!?/strong>如果真是這樣的話,Cruise的軟件工程師數(shù)量很有可能超過ATG。有分析機構預測,到2023年Cruise收入將達到1731.5億美元。
隨著自動駕駛汽車被廣泛應用于共享出行領域,共享出行市場的成本將會大大下降。無論是被稱為自動駕駛出租車,還是共享出行無人駕駛汽車,全球幾大科技巨頭瞄準的,都是無人駕駛在公共出行領域的應用,而且他們的目標和野心都顯得越來越急迫,基本上都是在2020年左右完成布局。
根據(jù)市場情況以及美國研究公司Navigant Research發(fā)布的全球自動駕駛公司競爭力排行榜可以看出,Waymo和通用Cruise處于第一梯隊,遙遙領先。而百度、Uber則處在“競爭者”位置,特斯拉和蘋果暫時仍處于靠后的“挑戰(zhàn)者”席位。眼看著一年后各方許諾的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就要粉墨登場,這個排名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不過,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fā)展逐漸增快,最終誰能拔得頭籌,誰又能占據(jù)市場第一的位置,仍然是一個大大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