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階段5G還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階段,未來隨著5G設施布局的成熟還會有更多企業(yè)進來分一杯羹,萬億市場在5G賦能下正一步步激活。
新基建自出臺以來,一直持續(xù)高熱,特別是在疫情所導致的經濟整體下行環(huán)境中,新基建的出現更像是一劑穩(wěn)定劑。
如果說新基建是智能時代下的“基礎建設”,那么其中“5G建設”就是基礎中的基礎。在“加快5G商用步伐”等政策的推動下,從各級政府到相關企業(yè)都做出了迅速響應,5G基站的建設工程就是第一步。
一年百萬,“基站們”的狂歡
自2020年開年以來,先后北京、廣東、重慶、湖南等20多個省市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新基建,并且明確了5G發(fā)展目標。截至3月初據不完全統(tǒng)計,多省市地區(qū)地區(qū)明確規(guī)劃了年內計劃新建5G基站的數量,合計接近50萬個。
然而50萬只是開始,據三大運營的規(guī)劃,原定全年建設55萬基站,不過這一目標及有可能會在今年三季度提前完成,而全年建設總量預計將達到70-100萬站。
數字經濟是“新基建”的內核,而數字經濟的發(fā)展又離不開5G加持,5G作為底層基礎,又是重點發(fā)展的新型產業(yè)之一,使得其具備了獨特的市場地位。一方面5G代表著巨大的市場投資與需求;另一方面,也是潛力驚人的消費市場,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幾大新引擎,5G建設被“格外”重視也就顯得理所當然。
這也是目前主流市場的一致看法,如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曾對于新興產業(yè)做出評價“以新興產業(yè)為動力源,‘消費升級+硬核科技’將成為貫穿未來長期的價格主線,并將持續(xù)向資本市場映射”。
國內5G基站的需求以及建設潛力作為普通用戶很難有明確的感知,據工信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新建基站174萬個,總數超過841萬個,其中4G基站占比64.7%,約合544萬站,而5G基站數量僅有13萬站左右,占比基站總數的1.5%,且只有4G總量的2%左右。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可見,與4G基站數量對比,5G基站還有著廣闊的增量空間。
除此之外,在這個“黑天鵝”亂飛的年份,以5G為基礎的新基建還將起到兜底經濟的作用。在疫情肆虐、原油大跌、美股崩盤的多重壓力下,對于在5G基站等多方面基礎設施的大力投入,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方式推動經濟前行,成為了拉動中國乃至世界經濟走出低谷的期望所在。
雖然在一季度收益權營銷,5G基站的建設任務有所放緩,但行業(yè)人士都認為,短期抑制后將迎來爆發(fā),2019年為5G元年,2020年也必將成為5G建設的元年。
三大運營商搶跑,一個比一個積極
在運營商層面,2019年6月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都順利拿到了5G商用牌照。之后,三大運營商的布局計劃也紛紛公布。
中國移動計劃到2020年底,5G基站建設數量為30萬個,確保2020年內在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截至今年3月,中國移動5G基站數量已經超過8萬。
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則是采用共同開發(fā)的模式一起推進5G基站建設。更具計劃,兩家將在2020年上半年力爭完成47個地市、10萬基站的建設任務,三季度力爭完成全國25萬基站建設,年底沖擊30萬的目標。截至3月5日,中國聯通累計開通約6.6萬站,其中自建開通4.3萬站,共享電信2.3萬站,雙方合計開通共建共享基站5萬站。
由上圖可見,現階段正處于各大運營商的集中采購階段,對于運營商而言這是他們“跑馬圈地”絕佳時期。
故三大運營商從一開始就保持著“火力全開”,如選擇聯手的聯通和電信,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完成上半年10萬站的建設應該是沒有太多難度。
之外,聯通與電信的合作不止于共同建立5G基站這么淺,他們更是在集團層面建立了一級獨立部門標準的共建共享辦公室,為的是能有效解決協(xié)調相關建設工作。
畢竟它們知道論單打獨斗恐怕都不會是移動的對手。
當然中國移動肯定不會“坐以待斃”,在5G基站方面的布局反而更加積極。僅在建設規(guī)模上,中國移動就以一家之力硬磕兩家。另外,據前不久中國移動公布的財報數據顯示,公司2020年的資本開支預算為1798億元,其中5G相關投資計劃約1000億元,對比2019年5G相關投資支出240億元,提升高達317%。
對于三大運營商而言,5G基站布局更是關乎自己的5G用戶數量,在基站數量上暫時領先的中國移動在5G用戶量上也取得了階段性領先,截止3月15日,中國移動5G手機用戶數已超1000萬,獨占鰲頭。
不過,這是可以看做是中國移動正在延續(xù)優(yōu)勢。畢竟到今年1月,中國移動的用戶數量為三大運營商用戶總數之最,占比達到62.15%,而聯通、電信的用戶占比分別只有20.04%和17.81%。
對于聯通與電信而言,這也是為何在5G時代選擇聯手的原因所在,不愿再讓移動一家獨大,5G將成為它們強有力的發(fā)力點。
根據上圖的情況來看,今明兩年對于三大運營商將是至關重要的兩年,5G時代的市場格局是將進一步延續(xù),還是打破,可以進一步關注。
華為、中興們成為第一波贏家
在“新基建”的推動下,市場已經出現了第一批贏家,那就是作為5G基礎設備供應商的玩家們。
在國內又以華為、中興為代表,以去年已建的13萬基站為例,華為占比大約為50%左右, 愛立信和諾基亞加起來占到25%左右,中興占比20%,大唐電信約5%的份額。
前不久,中國移動采購與招標網公示了2020-2021年SPN設備新建部分集中采購中標候選人名單,中標企業(yè)為華為、中興通訊、烽火通信。
其中華為總報價101億元,中標金額為56.5億元,烽火通信報價66.8億元,中標金額20.8億元,中興通訊報價91.5億元,中標金額14.5億元。在份額還是金額方面華為同樣都是最高。
華為毫無疑問的成為了現階段5G建設的最大受益者,在智能相對論看來,華為之所以在這一階段能夠獨占鰲頭主要原因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去年華為的海外業(yè)務集體受挫,雖然依舊成功打入多國的5G市場,但是來自美國的壓力,讓華為將重心更加偏向在了國內市場;二是,在基礎網絡設備方面華為在行業(yè)內具備的技術優(yōu)勢無可比擬,加上芯片等產品的自研能力,讓華為在競爭能力方面高出一籌。
當然,受益的也遠不止華為一家,還有中興。
國外電信設備商愛立信和諾基亞雖然在華業(yè)務還算順利,但更多的是承擔分擔運營壓力以及防止一家獨大的作用,并非主導,并且由于技術標準話語權的逐漸旁落以及新興市場份額爭奪方面的失利,愛立信、諾基亞等海外設備商在4G時代已經大幅下滑,5G時代的這一現象恐將繼續(xù)延續(xù),而在外界看來,愛立信和諾基亞所流失的份額最有望被中興接收。
因為據了解國內運營商主設備招標一直使用的是3家供應商左右的策略,若華為占據第一中標人,50-60%的占比提升空間已經有限,而中興的占比在25%左右,市場認為仍有5-10%的空間可以提升。
至于全球市場,華為、中興的表現依舊穩(wěn)健,2019年在美國政府打壓之下華為仍以28%的市場占比占據一位,中興占比10%排名第四,較2018年提升了2個百分點。
而排在中興之前的分列二、三位的諾基亞和愛立信占比分別為16%和14%,相比上年一個有所下降,一個持平,對于中興而言并非是不可一戰(zhàn)。
總之,在新基建5G的背景下,華為、中興無疑都成為了第一波贏家,這個優(yōu)勢還會進一步積累,并將形成一個2至3年的釋放過程。
總結
5G市場的吸引力其實不必多說,像阿里也成立了XG工作室專門致力于推動下一代網絡通信技術的研究,現階段主要聚焦5G技術和應用的協(xié)同研發(fā)。
然而現階段5G還處于基礎設施建設階段,5G基站的建設相當于只是打下地基,進一步的紅利還未激發(fā),未來隨著5G設施布局的成熟還會有更多企業(yè)進來分一杯羹,萬億市場在5G賦能下正一步步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