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3月28日,據韓媒《首爾經濟報》爆料稱,美拜登政府提議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組成Chip4聯盟(芯片四方聯盟),意圖利用該組織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優(yōu)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半導體形成“圍剿”,將中國大陸排除到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之外,消息一出引起業(yè)內震動。
3月28日,據韓媒《首爾經濟報》爆料稱,美拜登政府提議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組成Chip4聯盟(芯片四方聯盟),意圖利用該組織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優(yōu)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半導體形成“圍剿”,將中國大陸排除到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之外,消息一出引起業(yè)內震動。
美國拉群,芯片科技戰(zhàn)再升級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銷售市場,據全球半導體行業(yè)協(xié)會(SIA)的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半導體銷售額為1925億美元,獨占全球35%銷售份額,中國制造的IT產品遍布全球。
2020年美國進一步從技術和貿易上制裁華為后, “中國制造規(guī)劃”加快了對半導體領域的建設投入,這份規(guī)劃要求在2025年實現零部件和技術70%的自有率。2020年國內半導體行業(yè)股權投資累計413例,金額超14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00%;2021年國內擬新建28個半導體工廠項目,投資金額260億美元,用來攻克半導體制造“卡脖子”的難題。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yè)的打壓制裁,最早始于特朗普政府時期對中興和華為的通信電子元件、半導體芯片技術限制。特朗普當政的2018年,當時主打全球供應鏈戰(zhàn)略的華為,每年從高通進口芯片數量高達5000萬,自研的麒麟芯片由使用美國制造工藝的臺積電代工。次年5月,華為被納入“實體清單”導致大量進口技術和制造元件被封鎖,2020年5月更是直接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與軟件設計生產半導體產品,無端制裁給華為和全球芯片市場帶來了巨大沖擊。
到拜登政府時期擴大到對海能達、海康威視、大華科技、中芯國際等幾十家中國半導體科技企業(yè)的進出口制裁,國產半導體只能開啟艱難的自研自造自裝“補課”之路。業(yè)內人士指出,之前特朗普政府用關稅手段限制中美半導體貿易進出口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芯片出口也面臨下降37%,縮減千億美元訂單的風險,但拜登政府實施的“關鍵物料、設備及技術出口管制,特定企業(yè)經濟制裁”成為了組合拳式打擊。
2021年5月,美國牽頭來自歐美日韓臺的64家企業(yè)成立美國半導體聯盟組織(SIAC),并以此要求美國政府通過520億美元投資的“芯片法案”。2021年底美國又以“應對全球芯片危機,提高供應鏈透明度”之名要求臺積電、三星等30余家芯片科技大廠將庫存、銷售客戶訂單、良品率等機密數據提交美國商務部,通過訂單數據精準獲取各國科技領域活躍度,以實現芯片制霸和半導體產業(yè)回流。
對于美國組建芯片四方聯盟Chip4的消息,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提議結盟意在與擁有芯片制造和存儲技術一流的韓國、全球最大晶圓代工企業(yè)臺積電、以及在半導體設備&材料有重要地位的日本聯合,試圖構建對中國大陸的半導體技術壁壘。一家臺灣半導體廠商私下透露,Chip4聯盟成立預計美國目的是從設備與EDA工具端鉗制大陸半導體產業(yè)快速崛起。
中國市場火熱、成員業(yè)務競和
韓國恐難接受Chip4
多家外媒援引消息稱,Chip4聯盟成員企業(yè)極有可能包括日本的東芝、德薩、東京電子;韓國的三星、SK海力士;中國臺灣的臺積電、聯發(fā)科、日月光;美國的應用材料、美光、英特爾、高通、高博等企業(yè)。如若屬實,這份名單包括了整個芯片和半導體產業(yè)供應鏈,從EDA軟件、半導體設備、晶圓代工都涵蓋。
最早發(fā)聲的韓媒引用首爾大學半導體研究所所長李宗昊的觀點,他認為半導體是韓國的支柱性產業(yè),且三星、SK海力士等韓國半導體企業(yè)在中國西安、無錫等地投資建廠多年早已有量產規(guī)模,兩大巨頭累積投資近800億美元,并有持續(xù)增加的趨勢,恐難接受美國政府提議。
中國臺灣媒體援引業(yè)內人士觀點認為,全球半導體廠商許多電子零組件廠都有在中國大陸設立組裝站點,僅憑借官方介入,讓半導體供應鏈企業(yè)放棄最大的中國市場可能性較低,更多是在先進工藝和核心產品上建立屏障,且各家半導體業(yè)務巨頭業(yè)務存在競和,美國主導的Chip4聯盟成立難度較高。
中國芯逆境成長
IoT國產芯片替代不可逆轉
美國及其盟友仍然是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領導者,美國在研發(fā)方面占據主導地位,韓國幾乎參與了半導體的所有生產步驟,同時生產大量材料與部分半導體設備,中國臺灣在先進制造和封測(ATP)方面占據主導,歐美的荷蘭、英國、德國在生產設備SME(尤其是光刻工具)、材料、核心IP上有顯著的競爭優(yōu)勢。
中國在封測、組裝和封裝工具以及原材料方面有明顯優(yōu)勢,在芯片設計能力(7nm)和晶圓生產能力(14nm)也有重大進步。但在半導體設備、EDA軟件、核心IP與某些先進材料上舉步維艱,數據顯示我國大陸地區(qū)芯片制造企業(yè)產能仍然不足,自給率不到20%。近年除了中小型傳統(tǒng)集成電路企業(yè)的造芯運動,百度阿里騰訊小米VIVO美團等都加入了造芯大軍,在日新月異的半導體快車道上,唯有馬不停蹄才有機會迎頭趕上,甚至彎道超車。
反觀IoT芯片行業(yè),當前大部分場景對其性能和制程要求較低,成為國產替代的主要應用領域,假設以樹立技術壁壘為目的的Chip4聯盟落地組建,其影響仍然可控,短期來看國產替代化的趨勢仍將持續(xù)。
全球化貿易的初衷是把蛋糕盤做大,強行設置人為貿易壁壘只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政府“閉關鎖國”貿易壁壘的政策,倒逼中國半導體產業(yè)向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路線邁進,當前中國深度融合在全球半導體產業(yè)鏈之中,并在封裝測試領域占據一席之地,雖然核心競爭力尚未樹立,但目前中國市場的潛力無可替代,單方面去中國化不僅對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造成巨大損害,對全產業(yè)供應鏈重構也會帶來不確定風險。
如需了解更多物聯網行業(yè)咨詢,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即報名參加IOTE 2022 深圳國際物聯網展!
參考資料:
亞洲日報,拜登欲拉韓國加入“Chip4”群聊圍剿“中國芯”
機工情報,警惕!美國或聯合盟友強化對半導體行業(yè)打壓